全文预览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70 |  大小:770KB

文档介绍
课的具体情境设计选用与调整观察量表。情境的设计带动一节课的优劣,课堂观察更要根据情境设计的改变而调整与选用合理可行的观察量表。因此,量表的设计要不停地进行改进,不同的课堂具有不同的情境,普适性太强意味着针对性的弱化,所以,在使用量表前必须根据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调整原先设计的量表,不能只是简单地为了量表而量表,避免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如在《有效互动课堂——学生参与课堂情况(问答)观察表》中,它将观察内容分为个别学生主动参与、被动参与还是集体回答;②有效互动课堂——检测达成情况课堂观察表观察内容为学生作业正确数、错误数和进度; ③“有效互动课堂——问答”观察记录表【1】按时段记录教师问答方式和类型。④诊断学生的不足;⑤激励学生;⑥激发独特的思维;⑦树立学生自信心,当教师相信学生会作出正确的回答时;⑧控制特殊学生或整个班级行为等。教师的提问有很多讲究,在观察量表也体现得十分详尽,然而在量表的使用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原因就是教师的提问行为有时很难判断属于哪一类,不仅记录难,分析也难。开发量表时要注意分类准确清晰,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二、关于记录工具的设计和所有的科学观察一样,课堂观察也需要凭借一定的观察工具。我们不能像日常观察那样仅凭经验行事,课堂观察需要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否则,观察效率低下,意义甚微。我在确定课堂观察点后,首先思考的是如何选择或设计合适的观察工具,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课堂观察的工具选择或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需要课程理念、教学价值等的支撑,它是一个研究课堂、理解课堂的过程。因此,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不可能一开始就追求完美,所以在第一轮的试验阶段,我们尝试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其中一些量表,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即便是在借鉴前人已开发好的观察工具中进行选择,也需要有一个解读、理解和吸收的过程,希望能从最开始的借鉴他人走向自主开发的过程:使用他人的量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