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开展对话式教研,提高园本教研有效性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31KB

文档介绍
是教师在各自的领域中遇到的困惑或者经验,在教研时间里进行充分地分享与讨论,有效解决问题,借鉴经验,真正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3.4采用积极有效的手段,改变教师的“对话方式”很多教师对园本教研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即认为“教研活动说到底其实就是专家们拿教师开刀,哪里不好批哪里,教师只是教研活动的配角,只要坐在位置上乖乖听专家的指示就好了”。这样的观念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被动接受专家的意见,对教研活动失去兴趣和热情。因此,园本教研的组织者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应当多从教师层面出发考虑对教师的吸引度,多采用一些能够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对话、研讨的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改变旧有的错误观念以及消极被动的活动方式,从“接受者”转为“互动者”。例如:在研讨时,主持人既可以根据老师所在的年段,先请老师们在各自的年段中讨论交流,最后年段长归纳总结,发表年段的意见;又可以根据老师成长的梯队不同,分为相应的区域,如高级教师组、一级教师组等,先让老师们在相应的各自团队中展开讨论,最后分享交流。在评课活动中,可以按照头脑分暴的形式组织交流讨论,改变以往教师上完课仅由专家点评的单一评课方式,鼓励听课教师大胆针对某一个活动的开展,从不同的维度谈谈自己的想法,提供听课教师、执教教师、专家对话的平台,给予充分的研讨时间,让教师面对共同的话题能有充分的时间各抒己见,从而提高听课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变“消极接受”为“积极参与”。灵活多变、积极有效的教研形式能够有效地增强教研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真正实现“对话式教研”。总之,“园本教研”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合作和精神交流,通过“对话式教研”,教师的主动性被大大激发,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改善,专业水平的提高,乃至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余文森,洪明.校本研究九大要点[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