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让学生讲课——引发式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初步实践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32KB

文档介绍
然,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教学模式还在诸多方面存有不足之处。Р 首先,受制于过往多年的教学方式感染,部分主讲同学的讲解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模仿任课教师,甚至个别同学有照本宣科的现象发生,缺乏自我特色的展示,从而削弱了课堂的良好氛围。Р 其次,形象知识与抽象知识之间的割裂。以某节研究课为例,这节课的内容是甲骨文,为了论证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主要从象形、会意、指事等方面讲解。在Р“象形”部分中,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涨,尤其是对十二生肖的识别;然而进入到“会意”部分,响应者寥寥无几;最后在说到“指事”时,大多数同学都无精打采。Р 此外,分组也带来了一定负面效应。部分同学专注于本小组所负责专题的学习,对其他专题消极应对,割裂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知识片段化的后果。Р 让学生讲,总体而言属于体验教学,在学习的理论上是属于认知理论学派的。认知理论的核心就是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知识建立起真正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在他们的体验中发自他们内心建立起来的,绝不是他们从书本上读出来的,更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记忆的。而教师就是想方设法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产生这种体验,所以教师的功夫就在创设和提炼上。Р 在今后的实践中,笔者准备重点把握学生分学习特点,他们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在什么情况下发言会争先恐后、他们谁性格外向愿意第一个带头发言谁更愿意深入思考;挖掘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开始学习,离开了体验,上课对他们来讲几乎就像煎熬;每节课都要对学生获得收获的思想路径进行梳理然后加以强化,这是进行下节课学习的起点。“关键词法”和“数据分析法”是从内容出发的,以后尝试着从事件出发,让一个学生将一个事件当成故事讲出来,这当然要有适合的事件;还可以从社会发生的学生身边的事件出发。不管使用什么方法,最后都要将其中的思想路径提炼出来,因为这些路径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精华。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