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应从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开展考评,可以给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Р Р 三、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Р Р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诱发主要情绪促进效果整合,可选择如下教学策略:(l)好奇策略。创设情景、制造悬念;呈现新异、奇特的刺激;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变换教学方式、角色交换等。对保健班学生,教师利用不同教具、变换教学互动形式,教学班外体育骨干的培养等策略都会给学生很多好奇的感觉。(2)兴趣策略。满足病、残、弱的保健班学生学习需要;想方设法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摆正位置,尊重个体差异;创造教和学的物质因素与人文元素总合的良好教学环境,这也是情绪外部调节中支持性环境的需要。(3)愉快策略。确定适宜的目标,体验成功的愉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情感交流。教师要从情感入手,以自己对教学、对学生的热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虚心倾听学生的不同看法和观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4)焦虑调控策略。调控学生焦虑的首要问题是转变学生的消极认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克服厌学心理和轻视态度,调整好学习的心态,防止动力不足和厌倦情绪的出现;培养自信心,成功Р——肯定期望——自信提高——成功,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作用;肯定积极的暗示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思维、消除或减轻焦虑。Р Р 四、结语Р Р 实践证明,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模式在大专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成绩、创新能力效果显著,而且学生在认知加工过程上有明显的改善,注意力更集中,学生主体参与性更强,更容易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气氛,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Р Р 参考文献: Р [1]黄祥富.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4). Р [2]李清.情景体育教学模式及其运用.体育教学,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