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班级的授课面减少,学生与班主任的接触、交流时间趋减,行政班结构日趋松散,班主任的关注点应有所改变。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早自修、午间休息、班会课等时间,借助各种活动,凝聚班级成员,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课余,与走班课教师加强沟通,关注班级学生,尤其是不再授课的学生群,更要加强个别谈心,关注每位学生的状况。Р 3.走班课授课教师的转型Р 走班形式的全面铺开,对走班课授课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授课教师被赋予辅导员的职责,应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学习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生活上的关怀者,带领走班课的学生在每周四节、两节甚至只是一节的上课频率中,形成班集体,让学生找到归属感。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接触学生,同学生交朋友,营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困难学生转化和特殊学生的引导工作。Р 4.学生自主管理方式的转型Р 每个走班的班级都设管理干部,协助授课教师点名、记录课堂情况,同时定期反馈,共同管理。管理干部纳入评优考核,在校级标兵评选中专设“责任标兵”,以此表彰走班课中的优秀干部。教室里设立固定的作业箱,学生自觉到指定科目、指定班级的作业箱交作业,教学班课代表做好记录。严格点名制度,师生双向点名,学生记录课堂日志。班干部负责把本班学生在走班上课时的纪律、作业情况等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思想上遇到的问题。Р 在新高考模式下,面对学生的多样化选择,“选课走班”已成为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新常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选择,提供合适的、具有弹性的课程与教学,推动学校管理、教师观念的转型,增强全员德育的意识,加强走班制下班级文化建设,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Р (作者单位:上海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Р 责任编辑:胡玉敏Р hu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