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51KB

文档介绍
心球的投掷等等,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较短的时间掌握了较好的技能。最能体现的是《武术操》的教学,从开始教学到学生熟练独立完成仅仅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此外,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近期的体质测试中成绩较往年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说明课外体育作业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Р(二)我的反思Р1.体育作业通过课与课的链接,每次体育作业的效果反馈,每个体育作业整理归纳最终形成递进式、连贯性的一套具有推广性的参考材料。Р2.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要互动融合,体育作业应与社区体育紧密联系,充分利用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安排适合的体育作业让学生带回家,主动搜集反馈,及时调整,形成相辅相成的配套机制。Р3.体育作业不能用书面的形式来加以体现或验证。学生的自觉行为还不能够完全得益实现。因此,家长应配合学校,与学校形成合力,监督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体育作业。Р4.在正常体育课的教学中要注意主次分明,不可喧宾夺主,教学为主,课外为辅。一定要注意量和可达成性。尤其要注意布置作业不可整齐划一、机械重复、功能单项、缺乏趣味。Р总之,我们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课外体育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已掌握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既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他们自觉锻炼身体,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良好思想品德,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Р能利用文化课作业休息时间,完成体育作业,达到劳逸结合目的,最终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Р参考文献Р1.金钦昌 《学校体育学》文学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Р2.胡克英、伍棠棣《小学体育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Р3.钟振新、涂伟仕 《体育教学中获取反馈信息的方法》《中国学校体育》 2001年第1期4.皮连生  《教与学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3年版Р5.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2003年版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