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法的实践与体会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51KB

文档介绍
标提供了依据。第三,在“矛盾中坚持语篇教学法”。在现实教学中, 我们有一部分老师并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文章层次结构的分析能力。这一不足的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因素。以我身边的教学为例, 我任教普通高中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 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我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个情况: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整体阅读着手,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结果,基础差的,很依赖于老师的这类学生依然感到一无所知。我的一个学生在课后给我反馈“这样上课还不如帮我一句句解释, 划点单词短语句子好。一节课结束,我脑子里空空的”。另一方面,一个班级只有少数同学能理出层次,在主题句不够明显的情况下,更少的同学能概括出层次的含义来,老师等待学生单个回答,常出现学生答不出,或回答不到位的情况, 教师再指导, 这样一来, 课时耗费较多; 同时能起来回答的总是那么几位基础较好的学生, 其余学生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面对学生“头脑空空的感觉”, 我常处于一种矛盾中。然而, 作为教师, 我深切意识到教会学生从整体理解的角度去阅读文章是阅读理解最基础, 最本质的要求, 也是高考必备的技能。逐句分析, 划出重要的语言点的传统教学的结果是: 大大减弱学习材料的意义价值, 将有意义的材料化为机械的语言的堆积, 学生的积极情感大为受挫,阅读的效果难以提高。所以, 即使语篇分析方法在一开始会遇到各种障碍,我们依然要继续坚持下去, 不能因为暂时的“低效或无效”而停滞不前,要一直辅助学生直到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语篇意义的整体阅读为止。【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课程标准》 2.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 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高等教育出版社 3.《 2008 年江苏高考英语考纲》 4. 毛玉华, 1994 ,漫谈语篇教学, 《国外外语教学》第 4期 5. 张维友, 1995 ,图式知识与阅读理解, 《外语界》第 2 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