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急性循环衰竭_幻灯片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pptx  |  页数:79 |  大小:1945KB

文档介绍
( ACF ),是指由于失血、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以致氧输送不能保证机体代谢需要,从而引起细胞缺氧的病理生理状况。?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换言之, 休克的最佳定义即是急性循环衰竭。概述概述?急诊严重脓毒症的发病率为 6. 4% ,其中约 31% 的患者发生休克; ?伴有颅脑伤的多发伤患者,其休克发生率高达 26% ~ 68% ; ?心肌梗塞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比例约为 7. 5% 。概述?急性循环衰竭(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严重脓毒症病死率 30% ,而合并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病死率可达 50% 。?但目前我国尚无关于急性循环衰竭的共识或指南,而且临床诊断标准不够清晰。概述?近年国际上陆续发表了数篇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相关的文献、共识和指南以便于规范其诊断和治疗,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在 2014 年发表的欧洲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该共识提出了急性循环衰竭(休克)诊断的新观点。?为促进我国急诊急性循环衰竭(休克)诊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降低患者病死率,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医师分会组织国内急危重症领域专家制定此共识。病理生理?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微循环的功能障碍。病理生理-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机制?各种疾病(如严重感染、失血、急性心梗等) 产生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PAMPs ),如脂多糖, 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DAMPs ),如热休克蛋白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1,触发免疫应答及失控的炎症反应,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毛细血管渗漏、循环容量减少,最终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病理生理-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机制?内皮损伤引起凝血激活、微血栓形成阻塞毛细血管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加重组织缺血缺氧。?持续或强烈的刺激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导致反射性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加剧微循环障碍。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