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学前比较教育-第十三章 各国学前教育

上传者:蓝天 |  格式:ppt  |  页数:30 |  大小:102KB

文档介绍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斯金纳(行为分析学派)和班杜拉(社会学习学派)。(P427)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儿童的行为由外界刺激所决定,因此通过控制环境中的刺激,可以改正或塑造儿童的行为。学校的作用是创造一种环境,可以有助于儿童产生适当行为以及控制儿童接受刺激。教师的作用是控制环境和向儿童提供奖励。(P428)第一节各国学前教育制度比较(2)课程和方法所有行为主义课程方案都使用某种形式的强化,而强化可能随着儿童的学习的进步而变化:有形的强化——代币形式——社会强化。(P428)行为主义课程的代表:先行计划中设计的学前课程,恩格尔曼和贝雷特的课程方案,DARCEE早期训练计划,阿帕拉尔奇早期教育课程。(P429)第一节各国学前教育制度比较2.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发展课程认知发展理论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心理学理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创立了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为核心的认知发展理论。他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儿童的行为是先天的遗传机构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是在先天遗传结构或图式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和平衡而获得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促进智力的发展。(P429)行为主义课程的代表:拉瓦特里的早期儿童课程、韦卡特的认知性课程、威斯康辛大学研究小组的皮亚杰认知课程、凯米和德沃利斯的皮亚杰认知理论课程(被认为较纯粹的皮亚杰课程)、宾厄姆、纽曼、霍珀的皮亚杰早期教育方案、海伊斯科普早期初等教育方案。(P430)第一节各国学前教育制度比较3.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课程(P430)最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并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条件,强调教学应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和情谊的陶冶,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注意统整性,并能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