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幸设计了这么好的活动。Р案例一分析:Р这是一位英语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观察到的现象。给我们提出了关于小组学习有效性的问题,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Р问题一: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Р问题二: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否在走过场,或者说流于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是否有人没有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等等。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Р问题三: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适,是在做秀还是教学的需要。什么时间是开展有效的小组学习的最佳时机。Р案例二分析:Р这是一节失败的所谓“任务型活动课”。开展的小组活动毫无意义可言。原因在于:Р一.教师方面Р1、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尚未养成,教师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违背了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不讲清要求,不给学生明确的任务,没有动态地变更小组人数及成员的角色。不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能科学处理好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一味地让学生合作、讨论,结果是表现热闹,实效不强。Р2、忽视了学习小组带头人的功能,没有证“领头羊”的作用发挥好。小组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能协调发展,合作就不能深入。教师本人又不能及时转变角色,融入小组讨论中。Р二、学生方面Р独生子女多数在家里娇生惯养、我行我素、自我优越感强,社会、家庭又很少能为儿童提供练习合作的机会和场所,因此学生不断与人合作;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指责”和“埋怨”,这些恰恰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经常忽视的。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品质,不会倾听,不善讨论,“合作学习”也就是无从谈起。另外,也没有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