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Р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非常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Р陈鹤琴认为,人的动作大多数是受习惯支配的,幼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他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习惯包含学习习惯,而在小学教育中,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应该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更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中之重。Р中国现代学者、教育家梁漱溟认为,习惯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他指出,习惯使个人的性情、气质和社会的礼俗、制度联系起来,成为个体和社会群体相互联系的桥梁。Р从这些学者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习惯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Р(三)对已有理论的评价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学习习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优秀的实践Р范例。但是,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仍存在着许多有待于深入和修正的地方。一是研究对象、范围较广,多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习惯养成关键时Р期的小学低年级关注不多,针对性不够强。二是这些研究不是在我们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开展的,它们大多只是就学习Р习惯论学习习惯;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范畴也比较狭窄,大多只分析一个或两个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企图形成一个包摄一切的学习理论体系,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框架。这就导致一种狭窄化、单一化、公式化的研究,这样的研究理论无法系统完整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出正确的恰当的策略分析, 自然无法接受实践的检验与时间的冲击。Р三是对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分类标准相当混乱,有时即使在同一研究中,分类的标准也相当随意,没有一个有完整严密结构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