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训练的重点,让学生在预习时,先了解,实施的时候就很容易接受,也更容易获得成功。Р 10、能查找、阅读和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Р 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理解和体会课文主题思想,学生预习时还应了解相关内容。如预习《两只鸟蛋》可读有关鸟类的资料。Р (三)低年级预习的阶段要求Р 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更好地掌握知识。由此,对照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们认为一年级预习可分为两个阶段:Р 1、汉语拼音教学阶段。在这个时期主要以口头预习和预习习惯养成教育为主。任务主要是让学生跟着录音练习拼读音节,记住新课中字母的形。Р 2、识字和课文教学阶段。(1)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读准字音,看清笔顺,想想记忆字形的方法。(2)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划出词语。(3)标好自然段的序号。Р 二年级的主要预习任务是:1、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想记字形的方法,并借助字典,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给它再找一个朋友(即组词),养成自觉运用工具书的好习惯。2、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划出词语。3、标好自然段的序号。4、划出喜欢的词语或句子。5、在疑问处打上问号并争取自己解决。6、查找、阅读和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Р 二、实施效果Р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实践来看,效果是显著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在听课时,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上,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通过有策略的指导和实施,学生们掌握了我们教给的预习方法。学会了预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Р 通过学生课前充实的预习,很多教学内容就可以放在课前的预习中解决,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生通过预习已掌握的,教学时一带而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上,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