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略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策略及意义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62KB

文档介绍
事为主。随着隋曲时代佛教在社会各阶层普及,小说创作的主角逐渐替之以各类世俗人物,如《旌异记》中的孙敬徳等。此类宣佛小说以当世Z人的亲身经历来宣扬报应轮回的真实存在,引导人们信仰佛法以消灾避祸,迎合了社会大众趋利避害的心理诉求,更利于佛教吸引在家修行者,扩大自己的队伍。其次,迎合统治阶层的管理诉求。汉末至六朝时期,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白姓流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不能遍及各阶层,无法帮助统治者控制下层社会意识,因此,统治阶层亟须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工具。于是佛教趁势传入,迎合统治阶层治世的需要,充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精心构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地狱体系,如齐王琰的《冥祥记》中的赵泰等,用以恐吓世俗人们、教化百姓安于现世,不可做乱。此外,佛教又在这一体系中构建了轮回模块,让百姓在残酷的现实中得以看到希望,用今生的坚忍换来世的安乐。由此,借助因果报应体系及轮回理论,佛教与统治阶层完成了相互选择,从社会上层的支持中有力保证了佛教中国化的顺利推进,而宣佛小说中明显的为政治服务的社会教化功能,正是佛教中国化与统治阶层相互合作的结果。综上所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分析中国佛教传播的特点,对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冇积极的借鉴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多元的文化碰撞。在当今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面对外部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内传承与对外传播都受了到严峻挑战。借鉴佛教传播策略的调和性,主动整合、同化外部文化,关注公众文化心理诉求,选择多样的传播方式及途径,将更有利于屮国文化的传播与输出。参考文献:黄艳燕•浅论宣佛小说的世俗化趋势一一以宣佛小说轮回主题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2(10)・王青•宗教传播与中国小说观念的变化[J].世界宗教研究,2003・黄艳燕.20年来“佛经文学对中国小说影响”研究综述[J]・韶关学院学报,2004(7).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