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文“巧”教初探——以《那一年,面包飘香》课堂教学为例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55KB

文档介绍
理解课文主旨;还要筛选出文章对面包环境和面包师傅进行描写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于表现人物、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因这篇文章主旨较为简单,教师稍作点拨,学生即能很快筛选出表现主旨的重要语句信息,我将重点转为“玩味技法”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找出表现人物和主旨的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通过“找细节,读细节,品细节”来体会人物描写方法。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组找得准、品得妙。学生从简单的“他到现在还记得那批面包有多好吃”品出了“感恩之心”,从“全台湾各个面包店找,都没有找到这种面包”品出了“独特和创新”,还根据店址和顾客人群从“在店里免费招待咖啡和红茶”品出了“有生意头脑”,从“他以为我会责备他放弃升学的,没想到我一句责备的话也没冇”品出了“知耻之心”……要用疑惑刺激学生的探宄冲动,细读文本,浅处求深,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揣摩和领悟潜藏在浅易文字背面的深意。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本文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微写作,三五句话表现人物特质,其他同学品出“言下之意”。由此完成了向课外迁移的滑行,课堂气氛甚是活跃,冋学们在热烈活跃的游戏竞赛中习得了本文精妙的写作技巧。这两个训练涉及写作视角和语言风格、选材构思、塑造人物的多种方法,面对这个学习任务,学生立刻有了陌生感和新鲜感,从而产生了质疑研习的欲望。浅显的文章本身可供解读挖掘的资源较少,因而凸显能力训练就显得极为重要,更重要的利用文本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思想力和表达力发生积极变化,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浅文与深文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浅文/浅文中有深奥处、巧妙处,如果能在浅文巧教的策略上多动一些脑筋,“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自古而然。参考文献[1】黄厚江《语文的源点》.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2】明学圣《浅文深教与深文浅教》.中学语文教学,2014,(2),21-23。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