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进行对比,体会其中的差别。大约过了 10 分钟,学生便解决了课前的疑问:院虽破,茶虽苦,但作者的心情是悠然闲适的。在此基础上, 笔者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故都的秋》,不仅仅要关注到景物的特点,更要结合文章语言的表达,从一系列“有我”的语言表达中,读出一个作者。至此,学生已有所获。为了巩固学生所获,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文见其人”,小组合作,选择画面,圈划语言, 细细揣摩,展开想象,体味在故都清静悲凉的秋色中作者郁达夫的心境。这个环节,笔者预留 15 分钟,基本保障了学生“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接下来的班级交流环节进行了 10 分钟。各组分别就自己选择的画面,结合景物特点及“有我”的语言表达,体味作者郁达夫的心境。最后,笔者顺势引导学生总结: 1. 写景抒情散文核心特征:在景物描摹中,作者以“有我的表达”,抒发自己个人的情思。 2. 阅读这类文章的必要方法:发现、揣摩文中作者“有我的表达”,从景中读出作者的体验。在整个“学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赏析、自主解疑、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表达、交流、思考,学习经验也在不断丰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吕叔湘老先生曾说过: “在我看来,现在的问题,至少以白话课文而论,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讲得太多,占用的时间太多,一则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多练习,二则不知不觉造成学生的错误认识,以为上语文课是为了学会讲语文, 不是为了学会用语文。”[2] 然而,在当下的教学实际中,我们仍然经常发现老师们关注自己的“教”往往要比关注学生的“学”来得多。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把“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混淆,导致我们很多语文老师以自己的“教的活动”来代替学生“学的活动”。“使学生的学更丰富些、多样些,使学生的学比较有结构、比较完整。这样的课堂,正是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3] 新课程其实就是呼唤这样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