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前、后、左、右、的同学,然后又叫学生回到自己的位置,让他再来找同学的前、后、左、右面是谁,学生就会先找到所帮同学的位置,再来判断其前、后、左、右面的同学,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了找参照物的意识,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在对位置熟悉中,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了发展。例如,在“前后”的教学中,采用游戏,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小猫,小狗,小兔……),在教室里开展激烈的长跑比赛,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每只小动物的前后位置,并能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它们的位置;在“左右”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喜爱的游戏“找嘴巴”,由一名学生上台闭上眼睛负责贴嘴巴,另一名学生用左、右、上、下等词语对他进行指挥,最终把嘴巴贴在正确的位置。四、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运用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的基础上,是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应当多种多样。这些途径包括:生活经验的回忆、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联想、模拟、分析和推理等。其中实物观察和动手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如在“估一估量一量”的教学中,安排多种活动,如测量讲桌的长,黑板的长……,引导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从测量活动中,感受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又如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从生活中拿学具——小汽车、玩具熊、茶壶……等,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去观察这些物品,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空间与图形”知识显示了数学学科的一种独到的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要关注让学生从中享受到“操作”的乐趣,体验到“操作”的成功喜悦。让学生仔细观察空间方位、各种各样的图形,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起学习兴趣,然后再动手操作使难题迎刃而解了,在这种“做中学数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提高兴趣及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