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三角形的图片的方式,可能就不如让他们去触摸这些形状卡片的方式,但如果是让儿童自己用小棒去搭建这些图形,效果可能会更好。而到了稍高年级的儿童,他们的几何学习开始涉及较高的纬度或较多的抽象性,因此,就更需要通过操作来帮助他们形成对图形性质的认识。例如,他们对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认识,就是通过“数面积纸”的方式,利用比较而获得的。而他们学习平形四边形、梯形或三角形等的面积计算方法,则是通过对图形的割补推得的,而不是依据几何的公理体系,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而获得的。Р总之,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是小学儿童获得“图形与几何”知识、认识Р“图形与几何”性质的主要途径和形式。Р (二) 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及分析Р 1.教师教学中不注重学具的实用性和科学性Р “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抽象,的确需要大量学具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并不是用学具就能起到推波逐流作用,更要注意学具的实用性,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准备学具过程中,多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科学性,反之效果会适得其反。Р案例1:图形的拼组Р活动一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Р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Р Р然后笔者就叫了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用事先准备的长方形纸拼给大家看,发现长方形可以拼出来,可是正方形根本拼不出来。这时就有同学说两个长方形不能拼出正方形,可又有同学说书本上明明说了可以啊,我的长方形就可以拼出来。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课完全没有办法上下去了。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只有长是宽的两倍的长方形才可以拼出正方形,而教师在准备教具时根本就没有仔细测量,而是很随意的剪了两个一样大的长方形。从这节课中笔者发现教具的准备一定要恰当,要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