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尖子生受到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要及时调整座位。Р 4、补——补人数、补不足Р 众所周知,影响考试成绩的不确定因素是很多的,如题型、情绪、天气、疾病等。因而,培养尖子生,最忌讳把“宝”押在几个人身上。即使是超出其他尖子生一大截的学生,也不能够保证他在高考中稳拿第一。现实中这种事例太多了。如果班主任只是着力培养少数几个尖子生,肯定会冷落中等生和后进生,打击准尖子生。这种“几枝竞秀一树残”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不断地把准尖子生补充到培养的行列,变几个尖子生为一个尖子群,造成“百花怒放满庭芳”的局面。例如,班主任可以以学期为单位,有计划地逐层发展尖子生,扩大尖子群。视班里的尖子生的质量,第一批尖子生可认定6-8名。在中段考和学期考之后每次都适当地发展3-5个准尖子生进入尖子生的培养队伍。这样,分层次发展和培养尖子生,既激励其他学生的上进心,又可激活尖子生的竞争力,从而保证高考时即使“此落”也可“彼起”,最起码,也可做到高分层的大面积丰收。Р 每个尖子生,尤其是准尖子生,总是有薄弱的学科的。补弱科的方法主要有:学习时间的倾斜,科任教师指导和督促的倾斜,班主任座位安排的倾斜(安排该科有特长的尖子生与他同桌或在他周围帮助他)。补弱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总有学生对偏科现象掉以轻心,以为补弱科会影响特长科,或总以下了功夫仍然学不好为借口,不重视补弱科。所以,班主任要从提高他们对高考形势的认识入手去转变他们的观念。我常对学生讲的话是:“要学会理智地学习。”“补短是扬长的前提。前期的补短远胜于扬长。”“同样时间的学习弱科的收益大于特长科。”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所谓的圣人,也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是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补尖子生在这方面的不足,有时间长,力度弱,收效慢的特点,的确是个大难题。我在日常工作采取的是正反结合、扬抑交错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说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