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巩固的。有一道思考题:如图Р Р“小明从家到学校再电影院要走多少分钟?如果一直去电影院要少走几分钟?”Р 通过这道题的计算,学生从计算结果中初步懂得“三角形两边Р之和必定大于第三边”的道理。Р 再如用绳子围住下面的两块地,各要多长的绳子:Р Р 这里通过计算,使学生初步懂得三角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三条边或四条边的和。同上例一样,虽然学生还没有学到三角形、正方形,但运用数的计算,潜移默化地揭示了有关形的本质特征,为今后学习几何形体的知识打下了基础。Р在学习形体知识时,也是运用有关计算来揭示形的本质特征的。例如在讲解三角形时说明三角形是三条边围成的图形等等。在讲解圆的周长时,通过计算测量得出任何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倍,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看图计算、看图发问的练习。例如:让学生看一个三角形,然后提出一些问题:①这是什么图形?②它有几条边?③它有几个角?④分别说出每个角是什么角?⑤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⑥分别指出它的三条底和高;⑦它的面积怎样计算?⑧三角形按边分有几种?按角分有几种?⑨哪几种三角形是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等等。Р提高“数感”要擅用思路图示,揭示数与形关系Р例如在北师大六上《圆的面积》中,可以用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圆Р的面积的推导过程:Р 图示可以高效传递信息,突出逻辑推理,突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图示中可以用线段,箭头展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展现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过程。促使学生观察、归纳、分析、综合,沟通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提升数感。Р又如图示教学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Р学生在教师启迪之下,一步步地沿着“图”的导向进行思考演算,分析判断概括,去寻找答案,激活学生探究意识,从而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升数感。Р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既符合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又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提高培养“数感”能力,是实现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