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以《纲要》理念尝试创设幼儿园环境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23KB

文档介绍
、蛋壳、西瓜子壳、杏核等自然物材料,利用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如用米粒、玉米、豇豆、芝麻、牙签、瓜子粘贴成各种小动物的形象,采集秋天的落叶加工成标本,或拼剪成各种图案,用橘子皮做菊花,将各种蔬菜和水果进行造型,或变成一个有趣的动物,或变成一个可爱的宝宝。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用牙膏盒做成了高楼、汽车,把易拉罐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让蛋壳变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娃娃,用果壳拼贴出漂亮的图案。用这些作品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孩子们很开心,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则更有兴趣了。幼儿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如大班孩子创设的《绿色的家园》、《爱护动物》的主题,中班孩子创设的《我们的节日》、《美丽的画》等主题,都是老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按照幼儿的想法、看法,再同他们一起把大家的作品巧妙地组合在一个整体中的。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而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使环境与幼儿、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形成幼儿和谐的生活空间,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形成幼儿良好的心理环境。Р2.挖掘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Р第一,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生来就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大气、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Р因此,幼儿园环境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课堂,强调“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启蒙幼儿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观察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环境要素和环境问题,初步理解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努力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最终采取行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