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123KB

文档介绍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学生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Р“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他们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对于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就要信任他们,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当他们完成任务后就能获得满足感,从而树立自理自立的信心。但当他们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也会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还需协助学生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Р4、树立典型进行榜样教育Р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著的影响。给孩子树立榜样,能加深对生活自理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儿童信心,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学生。当然,榜样作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榜样教育时,不能只是说教,重于言表,流于形式,而要尽可能在学生的身边找榜样,使榜样可亲可敬,而不会使学生有高不可攀,似空中楼阁的感觉,从而达到榜样的激励作用。Р我利用班会等时间使学生认识到自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而作为祖国接班人的自己应该从小具备这些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又抓住学生身边的榜样树立典型进行教育。在班级中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这些同学正好成为典型。于是我开展活动进行评比,如:劳动评比、系鞋带评比、整理书包评比等。我以获胜者为榜样,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当学生看到他们熟练的动作时都显示出敬佩和羡慕的表情。于是我趁热打铁,让他们交流平时是怎么做到的,当时学会后的感受如何。通过这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对此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Р5、开展活动巩固学生行为Р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学生,使学生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