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应端正比赛目的,形成正确的评价体系:Р乐团通过平时的合奏训练,让团员们提高自身素养,培育相互协助意识,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多给同学们争取演出的机会,但是不要把比赛作为最终目的。从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需要活动和竞赛是必然的。适时组织交流、表演和比赛,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体性都是有利的。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都可能增强,评价成果时,不但要看作品整体的完成度,还要看学生在活动中艺术素养有否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是Р否有增强。如果一味的追求高,精,尖的目标只会把学校的乐队教育逼进死胡同。Р(3)对于乐队配置的认识误区:Р有些老师一直有个误区,认为训练乐队一定要配置齐全,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甚至有老师认为这是组不起乐队的最主要原因。其实不然,我们老师的任务是普及乐队教育,而不是走专业化的道路,学校搞学生乐队,是音乐教育很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搞专业化的乐队,不是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就像上面说的,乐队种类有很多,西洋的,民族的,混合的,电声的等等。只要有心,没有不能组建的乐队,重点是要学会整合,把不同的乐器加入进来,整体音响效果可以由教师自己不断重复试验,只要在声响上达到平衡效果就可以。Р(八)、结语Р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音乐社团的建设是课堂教育延伸的一部份,为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同时中学生乐团在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打造校园文化氛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学生乐团仍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学校的支持力度问题,乐团的长期发展问题,乐队水平的提升问题,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问题等等。但是只要我们基层的音乐老师具有一颗热爱的音乐的心,甘愿付出,不怕吃苦,那么学校的乐团教育一定能够越走越好。Р【引用文献】:《论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和对策》耿晓松Р 《论学生社团的特点、作用及建设》徐其虎,王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