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92KB

文档介绍
,将教学看做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对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认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精心的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前提,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总体而言,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教师对于预设的关注,有利于提问的生成。但教师应加强对提问生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自身提问生成的能力。Р(六)开始了初中八年级历史教师课堂导入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课例研究Р课题组在2013年1月启动了第二阶段的研究即课例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典型课例的收集和推荐工作,即将进行经验总结、提炼工作。Р搜集的典型案例Р案例名称Р     执教者Р辛亥革命Р     史燕Р      社会生活的变迁Р     史燕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Р     史燕Р        伟大的历史转折Р     史燕Р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Р     史燕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Р     史燕Р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Р     史燕Р在下阶段工作中,将进行案例分析,提炼提问经验,形成优化建议。Р(三)课题组已经取得的阶段成果Р课题组研究除产生了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课堂观察记录表、典型教学课例32篇、学习心得8篇以及调查报告等过程性实践成果外,还在以下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Р1.课题组已开设的研究课Р姓  名Р课题名称Р级别Р时间Р评价Р史燕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Р校级Р2012年10月Р示范课Р史燕Р伟大的历史转折Р校级教研Р2013年4月Р公开课Р2.已发表或获奖的作品Р姓名Р形式Р名称Р获奖或发表情况Р时间Р史燕Р论文Р浅谈历史课堂导入的趣味性Р《新一代》Р2013年6月Р Р参考文献Р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Р2.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Р3.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