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构建高中数学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28KB

文档介绍
中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数学学习的效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质疑、研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研究数学的积极性,掌握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教材内容设置问题,选取通俗生动的案例,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年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函数这节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跳水比赛,了解运动员跳水高度h和所用时间t的变化规律。教师可选择任一学习小组让其说出函数的变化特点,然后让其他学习小组进行补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得出函数的变化情况以及函数、导数之间的相关性。Р (3)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强化课堂的互动性。生生、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是课堂学习共同体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仍以函数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列举出符合上述特征的函数,并且在小组间进行讨论,深入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导数的关联性。教师在进行讲解时,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要利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最终得出函数的概念。Р 三、结束语Р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能够让课堂中参与者的对话充满质疑和协商,为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社会化学习、终身化学习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Р 参考文献: Р [1]屈佳芬.学科学习共同体建设与思考――以数学小组学习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12). Р [2]时长江,刘彦朝.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研究,2013(06). Р [3]陈海波.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