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课堂权威,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以教师的“讲解”为核心,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人”。而在工作坊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是工作坊负责人也是学习团体中的一个成员,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平等中的首席”)。在这里,Р 教师和学生同为教育主体,是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双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发出主体性活动,产生主体性作用”[8](P66-71)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9]。换句话说,在工作坊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和学生一样,也是参与演出的一名演员。视课堂内容和组织形式的不同,教师的“戏份”可多可少,可以是主演也可以是配角。? Р 三、工作坊模式下的翻译课堂教学之教师角色Р Р 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把课堂比做一个舞台,那么教师在台前幕后就要扮演编剧、导演、演员等各个角色。下文中,笔者以翻译课堂教学为例,来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下大学翻译教师的多重角色。? Р 1. 作为“编剧”的翻译教师? Р 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翻译教师需要表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充分利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并适时地对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再现,由此翻译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翻译教师的这一角色就像一位编剧。作为“编剧”的翻译教师,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关键性问题。第一,翻译课堂教什么。翻译课堂教学经历了从实践主导到理论主导,又到二者并重却无法平衡的历程。而工作坊教学模式强调一种按照实践要求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较佳结合点。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根据自己对翻译的理解,精选适当的翻译观念,再围绕核心翻译观念精选材料形成专题教学模块。课堂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翻译观。对教师来说,观念是理论的浓缩,渗透着教师对理论的阐释,是后理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