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强对各种化学消毒剂敏感。【流行病学】传染源:菌痢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经消化道传播,食物型、水型暴发流行。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可多次反复感染。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与气候、进食生冷瓜果机会多及苍蝇密度等因素有关,以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为多传播途径痢疾杆菌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大部分被胃酸杀死,进入肠道的少量细菌也可因正常肠道菌群的拮抗作用及肠粘膜上的分泌型IgA阻止其对肠粘膜的吸附而不发病。但如细菌数量过多或机体的免疫力低下,细菌未被消灭时则可导致发病。菌痢的病变以结肠为主,尤乙状结肠和直肠最为显著。中毒性菌痢肠道病变不显著,但全身多数脏器微循环障碍,可出现水肿、坏死、点状出血等。痢疾杆菌可释放内、外毒素,其中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可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甚至DIC使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出现感染性休克、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等。【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1.普通型(典型):起病急,有明显全身症状高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剧烈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2.轻型(非典型):全身毒血症状轻,腹泻次数少,大便糊状或稀便,常无脓血,腹痛轻,病程短,3~6日可痊愈。一、急性菌痢【临床表现】3.中毒型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突起高热、反复惊厥、意识障碍,迅速出现循环衰竭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微或缺如,分3型:一、急性菌痢【临床表现】(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皮肤花斑、发绀等,可出现心、肾功能不全的表现。(2)脑型(呼吸衰竭型):最严重,病人无肠道症状而突然发病,出现烦躁不安、惊厥、昏迷、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严重者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最终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3)混合型:具以上两型表现,常先出现高热、惊厥,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预后最凶险,病死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