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肛门直肠手术并发症课件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ppt  |  页数:88 |  大小:104KB

文档介绍
形成外痔。齿线以上感染可经门静脉而致肝脓肿;齿线以下感染,则由下腔静脉向全身扩散。Р(2) 齿线以上黏膜受植物神经支配,无疼痛感;齿线以下肛管受脊神经支配,疼痛反应敏锐。故内痔的注射及手术治疗,均需在齿线以上进行,切忌累及齿线以下部位,以防疼痛及水肿反应。?(3) 齿线以上的淋巴主要回流至腹主动脉周围的淋巴结,齿线以下的淋巴主要回流至腹股沟淋巴结。故直肠癌向腹腔内转移,而肛管癌则向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Р(4) 齿线以上的黏膜,由于括约肌收缩。出现6~10个纵行条状皱襞,长约1~2cm,称直肠柱(肛柱),此柱在直肠扩张时可以消失。直肠柱内有直肠上动脉终末支和由直肠上静脉丛形成的同名静脉,内痔即由此静脉丛曲张、扩大而成。Р二、直肠Р各直肠柱下端之间,借半月形黏膜皱襞相连,此皱襞称肛瓣。肛瓣与直肠柱之间的直肠黏膜形成许多袋状小窝,称肛窦(肛隐窝)。窦口向上,深约3~5mm,底部有肛腺的开口。肛瓣下方有2~8个三角形乳头状突起,称肛乳头。Р肛瓣易撕裂,可致肛裂、肛窦炎及肛乳头炎等。正常肛管内有4~8个肛腺,多集中在肛管后壁,每个肛腺开口于肛窦处。肛腺在黏膜下有一管状部分,称肛腺管,肛腺管在黏膜下层分成葡萄状支管,2/3肛腺向下向外伸展到内括约肌层,少数可穿过该肌到联合纵肌层,极少数可进入外括约肌,甚至到坐骨直肠间隙。肛腺多是感染的入口,是瘘管性脓肿、肛瘘的感染源和内口,少数也是发生腺癌的部位。Р白线位于齿线和肛缘之间,直肠指诊时可摸到一沟,为内括约肌下缘和外括约肌皮下部的交界处,一般看不到,只能摸到,故白线一词不太确切,应称为内、外括约肌间沟,简称括约肌间沟。Р直肠上端在第三骶椎平面,上接乙状结肠,在齿线处与肛管相连。长约12~15cm。直肠上端的形状似结肠,其下端扩大成直肠壶腹,是粪便排出前的暂存部位,最下端变细接肛管。直肠在盆腔内的位置与骶椎腹面关系密切,与骶椎有相同的曲度。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