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慢性肝炎、肝硬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或体征,国内资料报告药物性肝病发病率占所有药物反应的10%~15%。Р引起肝损的药物分类Р抗结核药32.7%?中草药23.4%?抗肿瘤药 10.9%?解热镇痛药9.0%?抗霉菌药6.3%?抗生素 6.1%?心血管药3.0%?激素类药 2.6%?抗病毒药1.5 %?抗甲状腺及糖尿病药1.3%?其他 3.3%Р发病机制Р1.药物在肝内进行代谢,通过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上的微粒体内一系列的药物代谢酶(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经过氧化、水解等形式形成相应的中间代谢产物(第一相),再与葡萄糖醛酸或其它氨基酸结合形成水溶性的最终产物(第二相),排出体外。Р2.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通过改变肝细胞膜的物理特性和/或化学特性,抑制细胞膜上的K+/Na+-ATP酶活性,干扰肝细胞的功能,在胆汁中形成不可溶性的复合物等不同途径直接导致肝损伤,也可选择性破坏细胞成分,或与大分子物质共价结合,干扰细胞特殊代谢途径,诱导免疫变态反应,间接地引起肝损伤。Р病理表现Р药物性肝病的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脏炎症及肝硬化。Р可预测的肝损伤Р指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有损害,作用其特点是:?①肝脏损害的程度与药物剂量大小和疗程有关。?②可复制动物模型。?③发病率高。? 可将其分为直接损伤型和间接损伤型,前者为可损伤肝细胞所有成分,如四氯化碳、氨甲喋呤、红霉素过量等,后者为选择的损伤肝细胞某一细胞器或干扰某一代谢过程,如乙硫氨酸等。Р不可预测的肝损伤Р一些药物性肝损伤,仅发生在少数的服药人群中,认为系机体特异性反应,常与药物剂量无关,损害较弥漫,可有发热、皮疹、关节痛和嗜酸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代表了药物过敏。与免疫机制有关。?其特点:①肝损害与用药量、疗程无关;②不能复制动物模型;③发病率较低,如常见药物有苯妥英钠、阿奇霉素等。Р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