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在其他条件均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前者拥有大批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后者却多是未经培训的民工。? (资料来源:转引自《新晚报》,1997年3月10日)Р(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Р讨论:如果你面临下面的社会情境,你可能在哪些方面做些什么?? 香港一位企业家对新疆企业进行了一番考察深有感触:新疆许多企业的设备都是一流的,但是生产出的产品却是二流、甚至三流的。? 这是为什么?他认为,关键是“人”,应该关注人的素质。? 是的,缺少人才,劳动力整体素质低,阻碍了经济发展,是新疆人多年来不敢面对的现实。Р前几年曾因将“乌鲁木齐”错印成“鸟鲁木齐”,多了一点丢了一百万;又有个印刷厂将“驼峰”错印成“驴峰”又扔掉了几百万。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家国有大企业与外商达成800万美元的出口生意,结果在与外商签合同时,经理喝酒过量竟然吐了外商一身,外商扭头扬长而去。有一年,国际市场上羊肠衣一度十分畅销,这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应该是很好的机遇,但新疆的一些企业却由于生产技术低下致使产品不合欧共体标准,从而痛失机遇。? 众所周知,新疆是全国产棉“状元”,为了解决原料运输困难,去年国家实施了“东锭西移”的宏伟战略。然而大上海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运抵新疆后,遇到的第一难题便是:无人操作。一朝一夕培训成千上万名技术工人,谈何容易,于是这一流的设备只能“半开半闭”。Р新疆是畜牧大区,但却生产不出像样的皮革制品,仅有的几家皮革加工厂纷纷关门停业,记者看到,花大价钱从意大利引进的一流制革机早已爬满了灰尘。牧民只有将皮革低价卖给“二道贩子”,再由他们贩往浙江等沿海地区加工,而加工好的皮革制品要想卖个好价钱,要想有足够份额的市场,还必须运回到新疆来卖,因为世人都知道“新疆是出羊皮的地方”,“肯定会有上等的皮衣”。? 令人欣慰的是,新疆人不仅找到了“一流”与“二流”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找到了缩小这种差距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