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和对策措施探析》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59KB

文档介绍
育小学化,是指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直接教孩子学习本应小学阶段才该学习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直接丧失了学前教育的实际意义。国家教学体制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学前教育小学化是不符合国家素质教育要求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求,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容易影响幼儿未来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幼儿硬件设施不足,没有相应的游乐设施,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学生识字,算术,别无他法;其次,农村幼儿教师资质不足,缺乏幼儿教育的资历。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仅是对幼儿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还是对将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都起着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始终存在于小学的影子里,无论是在教育内容、教育管理还是教育评价上都成为小学的预备班。在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回顾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可以发现其中普遍重视“读、写、算”的教育,而轻视对幼儿的保育工作。2.4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脱节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空白的一大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有些家长甚至没有让自己的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打算。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农村适龄儿童没有能够及时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和农村家长的经济负担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则是思想观念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孩子的教养大多是由祖父母承担,在祖父母辈的人眼里,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他们不会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而孩子的父母也因为不在孩子身边,再加上工作繁忙,与老师很少有充分的沟通,甚至有部分父母觉得幼儿园没什么好沟通的,等孩子上了小学再于老师沟通也来得及。这种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脱节,使得幼儿园教育往往事倍功半,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