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精读课文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18KB

文档介绍
想上、情感上产生共鸣,甚至受到震撼。当然,对于内容浅显的课文,就不必采取这一教学步骤了。这一教学步骤的学法和教法,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学生在认知、情感上的不同反映来确定。这些具有深层意蕴的课文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事喻理”的课文,其深层意蕴是事中之“理”。学生在阅读中面临的困难是难以弄明事中之理。我们的做法是,在学生真切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反映“深层意蕴”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或品读关键段及关键词句,启发思考,组织讨论,指导互评,从而使学生悟出“事中之理”。第二类是“寄景寄事抒情”的课文,其深层意蕴是景中情,或事中情。对于作者借赞美自然景观来抒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学生如果不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品读重点段落、琢磨重要词句和体验作者的情感,是很难体悟课文的深层意蕴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把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以听读的同学是否产生共鸣来评价朗读者的体悟水平。在这种互相激励的情境中,多数学生完全进入了“角色”;他们细细品味课文,在想象和深思中逐渐对作者的深层情感产生了共鸣,体会到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深情。第三类是“情中寓深情”的课文,其深层意蕴是情中隐含的“深情”o学生面临的困难是难以体悟情中的“深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来体会情感。第四步,熟读成诵,尝试运用。这一步的教学要求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初步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其用意在于促进学生把自己感悟最深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初步转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为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试验的结果表明:“尝试运用”对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确有作用。当然,以上是精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步骤,而这些教学步骤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灵活性,各教学步骤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情的异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读好读懂文章。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