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 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3.交流与讨论。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也可举行课外知识竞赛,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 也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五、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 (1)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2)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3)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六、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1、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图书馆、阅览室、书屋全天候开放,学生随时都可以去借阅。各班开设了“图书角”,学生把自己征订的书籍均存放于此,按照有关制度实行资源共享。 2、开设阅读课时,保证阅读时间。“阅读课”已作为我校的一门校本课程, 每周一课时,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我们学校还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的“三进”校园工作,在每天的早自习时间开设了“古诗词诵读时间”,每周一首课外古诗词, 要求人人会背。 3、开设课前五分钟美文欣赏。 4、每周作业“阅读一练”。 5、每学完一篇课文,推荐一篇“同步阅读”的文章。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