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就会失去读的效果。我们在讲读一篇课文时,在精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就会使他们在反复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作者的遣词造句,文章的结构。实践证明,有些课文内容,让学生反复读某些句子、段落,老师简单点拨,要比讲的效果好得多。指导学生读课文,事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根据要求,老师不仅要示范,而且要教给学生读的方法。通过怎样读,反复练习,这样就使学生形成了技能。例如指导学生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碰壁”这件事时,可采用分角色朗读,各组竞赛的方法进行,让其他同学听一听,比一比,看谁读得好,为什么。这样,通过老师的指导,不断提高读的能力。练,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这里所说的练,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或讲完一篇课文之后的各种形式的作业练习。练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这个意义上说,练,是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因此,练,一定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地进行。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练习的兴趣,也才能达到练的目的。例如,我在讲完《詹天佑》一课后,我曾出了这样一道练习:詹天佑这位爱国人士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对这个作业很感兴趣,许多学生完成的很好,如有的学生抓住“爱国”来谈,而又有的学生抓住“杰出”来谈,更有的学生能抓住“创新精神”“热爱祖国”来谈……因此,让学生去完成对学过课文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练习,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他们自己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把知识激活了,还使学生的脑子激活了。讲、读、练是语文教学实践长期总结出来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如何使讲、读、练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更科学化,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探讨。〔参考文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