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美与德—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20KB

文档介绍
七大”报告也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作为培养接班人的人民教师,我们更有责任让学生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教学〈工艺粘贴画〉和〈瓶瓶罐罐〉时,我不光指导学生制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树立“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在《小鸟喜欢的树》这节课上,通过一只流泪的,失去家园的小鸟的讲述让学生明白森林对鸟类的重要性。《叽叽喳》这节课通过欣赏各种鸟类,知道了生物的多样性。再如《画动物》这节课上,除了教学生画各种动物,还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濒危动物的知识,并请学生谈谈怎样从我做起,保护野生动物。学生们畅所欲言,从这些课上学生不但学会了画各种树、小鸟、动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五、自信心在美术课堂的渗透我认为自信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在我的课堂上,只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及时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明白只要能积极认真地参与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肯定会成功的。在上五年级的《黑板报》这节课上,我引入竞争机制,事先告诉学生将把设计得最好的作业作为下一期黑板报采用,并还要给前10名的同学发奖,还要将作品进行展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连平时不大爱做作业的学生也动起了手,很多学生都完成得非常不错,我遵守诺言给他们发了奖(每人2张4开画纸),我告诉他们只要认真做,就能做的好。通过老师的鼓励,激发了同学的上进心并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鲁迅先生曾说过:美育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相符,然其力足的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治。在整个美术教学中,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有所特长,也有一个良好的行为及健康的思想。小学美术课教育不但要重视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更应以美育为中心,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