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26KB

文档介绍
高,宜于人居,人们生活其中感到舒适方便,其保护才会更加牢靠。四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保护。在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就是民族及其文化的所在地,其保护的意义与尺度应与汉族地区村落保护不同。对于少数民族一些根基性的原始聚居地与核心区域,应考虑成片保护,以及历史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五是可以利用,但不是开发。一些经典、有特色、适合旅游的传统村落可以成为旅游去处,但不能把旅游业作为传统村落的唯一出路,甚至“能旅游者昌,不能旅游者亡”。传统村落是脆弱的,要考虑游客量过多的压力,不能一味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更不能为招徕游人任意编造和添加与村落历史文化无关的“景点”。联合国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态度是“利用”,而不是“开发”。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开发则是一心为赚钱而对遗产妄加改造,造成破坏。坦率地说,这种对遗产的“开发”等同“图财害命”,必须避免。六是细致搜寻,避免疏漏。尽管全国性的村落普查已经初步完成,但我国地广村多,山重水复之间肯定还会有一些富于传统价值的村落,没有被发现与认知,更细致地搜寻有待进行。十多年来的非遗普查使我们明白,中国文化之丰富表现在它总有许多珍存不为人知,我们不能叫于今尚存的任何一个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村落漏失。七是尝试露天博物馆。在确定保护的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之外,还有些残破不全的古村虽无保护价值,却有一件两件单体的遗存,或院落、或庙宇、或戏台、或祠堂、或桥梁,完好精美,但孤单难保,日久必毁。世界上有一种愈来愈流行的做法叫做“露天博物馆”,就是把这些零散而无法单独保护的遗存移到异地,集中一起保护,同时还将一些掌握着传统手工的艺人请进来,组成一个活态的“历史空间”。这种博物馆不仅遍布欧洲各国,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和泰国也广泛采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重要的旅游景点。这种方式使那些分散而珍贵的历史细节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与安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