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山区自流灌溉系统的当前困境与出路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的水都流光了。 Р 总之,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灌溉模式是适应山区自流灌溉系统的最佳选择。它的实现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充足的水源,二是有力的集体,三是有效的集体资源。 Р (二)山区自流灌溉系统的困境 Р 虽然山区自流灌溉系统合作成本较低,并且农户在总体上承担的水利成本也不高。然而,据我们在感村的调查,这种低廉的灌溉系统已经陷入了瘫痪的境地。农户已经很难从这个灌溉系统中获得足够的水利供给,三分之一以上的水田或者改为旱地或者抛荒,在年成不好的时候,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绝收现象。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Р 首先是水利工程投资不足,大量的水利设施处于报废的边沿。山区自流灌溉系统的效率关键在于有充足的水源,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使得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水柜的建设,对于增大和维持水源显然至关重要。感村水库是在集体时代修建的,虽然在2000年重新翻修,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农户的用水需求。实际上,因为修了南涪路,从山上打了一个隧道,严重破坏了感村水库的溶洞水源。这几年来,感村水库的出水大大减少,一年中有大半的时间都处于枯水期。再加上感村水库是当地主要的饮水来源,这又大大限制了农田灌溉的效率。山区自流灌溉系统的水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溶洞山泉,一是天上下雨。既然溶洞泉水的出水量少了,就只能另寻水源,这就需要更多的水利工程投资。然而当前的水利投资重在对原有工程的修修补补,所起的作用不大。此外,堰塘也基本处于淤塞状态,可蓄水量极少,并且很多小组没有堰塘。如果有比较健全的堰塘系统,实际上可以极大地弥补水柜的缺陷,并且能够有效满足农户的日常灌溉需求。由于堰塘系统的不完善,即使上面的水柜来水,也很难有效率地进行灌溉。而连接水柜、堰塘和农田的渠道也已经破败不堪。堰沟有一段被洪水冲垮了,到现在也没人去管;而很多支渠要么漏洞百出,要么夷为平地,这些状况都严重降低了水利灌溉的效率。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