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学,学生在刻苦学习过程中无形培养了进取心和创新精神;再次,数学课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能力与自知之明.数学活动课在实现上述德育目标方面有着比传统数学课堂更多的优势.在《三角点阵》中“摆棋子”的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团结协作,在活动中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与人合作的愉快,并且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教师适时的表扬和肯定,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点阵概念的引出时,笔者还介绍了古希腊数学家的相关事迹,展示了用石子摆出勾股定理的原理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再像数学家们那样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尝试着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通过展示生活中点阵的图片,解释“倒序相加法”精妙的原理,让学生感受数学中蕴含的令人神往的美,学会欣赏数学、欣赏生活.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所言:“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活动课是初中数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核心.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等有传统数学课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学习、认真思考,努力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更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课.参考文献[1]顾广林.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8):70-72[2]马文杰,鲍建生.论“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特征[J].数学通报,2013(9):52[3]王瑞霖,綦春霞,李孝诚.数学活动理论探求与实践反思[J].数学通报,2012(7):1-5[4]罗奇灵.挖掘数学德育功能,彰显数学育人价值[J].中学教学参考,2012(4):78-79[5]李夏英.浅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手段[J].考试周刊,2013(1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