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64KB

文档介绍
们所期望的要求。但相反也有其负面的影响,它很难正确处理全体与个体,整体与局部的关系。1.全体性。承认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就意味着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不但要保障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权力,而且还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予均等的机会,促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不断提高道德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公平、民主、人人成功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衡强对教师的管理,在安全问题上要明确量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依据。有些国家甚至主张:“政府决策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适合于所有人的学校,而不仅仅是让所有的学生上学读书。每一个人,无论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如何,都需要并有权享受好的教育。这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不好的学生应获得‘成功’。”可见,那种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放弃多数学生的精英主义教育的做法,已被世界教育改革大潮所唾弃。2.整体性。整体性是指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之所以强调整体性,是因为完善人格的培养“不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品行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包括明智、责任感、宽容或敏锐、自立精神在内的行为与包括洞察实质、确切概括、区分目的和手段、确定原因与决策的智能同样重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在道德教育中过分强调某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势必使人的整体发展受损。3、?因材性。是指在承认道德素质教育全体性和整体性的同时,还应承认道德素质教育的差异性。关于差异性的深刻的认识,这里不作阐述。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全体性、整体性和因材性的关系,这是全面提升德育质量的保证。以上是我对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粗浅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