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我们想象不出来的情景,就水到渠成的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们把看到的、听到的自然而然的融合到自己的感受中,宛如身临其境,真下的体会“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教学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但仅仅课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而包容万象、查询方便的网络信息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并具有时代气息的学习素材。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棉鞋里的阳光》,教育孩子们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再如:在讲授《詹天佑》一课时,我估计到“为什么‘人字形’线路能使火车爬上陡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设计了这样一段课件:八达岭的‘人字形’线路和蜿蜒的盘山公路。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火车沿‘人字形’铁路上坡的情形,说一说火车是怎样爬上陡坡的;接着设问:“为什么必须沿‘人字形’才能爬上坡?”在学生感到困惑时,演示这段课件,并启发他们联系自然课中关于“斜面”的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学生在一段直观、简单的课件的启示下,把自然知识联系了起来,体会了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科学性;同时又应用“简笔画”技能,在“画画、做做”中领悟到了“火车爬上陡坡”的情形,体会了当时线路设计的合理性,突破文本的重点难点。总之,通过信息化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给我们语文课堂带来诸多福音。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所我们所有师者共同努力,培养出21世纪的新型人才!参考文献: [1]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3]许静,《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4]杨明全,《实施新课程中教学观点与学习方式的转变》[5]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