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的发展阶段小学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学习兴趣。七、学具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趋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浅谈学具运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功效学科:小学数学单位:南昌市东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