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地理教材内容本土化的途径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生活在常州这样平原地区的学生很难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仅仅局限于纸面上的文字。常州现代化交通四通八达,交通水平全国领先,常州的学生难以理解山区的交通极其不方便影响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在这里我没有使用相关山区的交通资料,而是从常州实际出发,从我校附近的京杭大运河出发,提问:长江和大运河孕育了常州这座千年古城,勤劳智慧的常州人数千年来利用常州便利的水运交通,使常州成为苏南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若没有京杭大运河和靠近长江的地理位置,那么常州将会是什么样子?引入这个问题,方便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去理解问题。事实证明,这样教学效果很不错。Р 三、让学生亲身体会身边的地理要素Р 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是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的理想场所。教学本土化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选择本土环境中最具代表性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等供学生观察,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常州市的许多中学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考察兴趣小组等活动,带领学生对天目湖、宜溧山地、茅山、西太湖、长江等进行综合考察,参观淹城文化遗址、常州市气象局、城北污水处理厂、城建学院等地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等。这些活动不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密切地理学习与实践的联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环境与发展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和终身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Р 综上所述,地理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书本为本的传统教学方式,应该更加关注学校周边的地理要素的开发,它是一本地理教学的百科全书,有待地理教师去好好阅读,它更是地理课程的资源库,需要广大地理教师去深入发掘。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学会借助身边的地理事物,让自己的地理认知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的能力。以上几条途径并不是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促进教学实效的提高。Р (责任编辑陈剑平)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