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Р3、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Р(1)多节优学派支持下翻转课堂的开展。从课堂中收集资料,定时交流研讨,做好阶段小结。Р(2)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对模式实施的初期效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Р(3)研究组成员讨论交流,并对模式进行一定的修正。Р (4)用修订好的教学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测试。Р4、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Р (1)整合各种数据结果,并进行相关的讨论Р (2)撰写研究报告及相关教学论文,优秀研究案例等,总结研究成果。Р(3)讨论并修改初稿。Р5、结题阶段。(2015年9月至2015年10月)Р七、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Р1.形成一套“本校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Р翻转课堂对于在一线的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的热点词汇,但是若真实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很多案例或行之有效的模式供我们利用,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学校自己本身的特点和学科特性。如果完善成熟了这样一套教学模式,可以为其他教师和学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参考模式,对于师生试行学习时间的缩减和翻转课堂模式应用范围的扩展,都是十分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Р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的培养Р 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翻转课堂课前知识传授,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或导学案课前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这在无形之中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协作学习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锻炼提高。Р 3.提升教学质量,扩大教育机会Р 课前的预习,实际上是课堂教学时间的延伸,较长的学习时间,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大的保障。课堂知识(导学案、视频、经典案例解析等)的永久保存,错题的集中存储,网络环境下优学派电子书包,扩大了教育机会,学生可以利用在家的时间请“免费家教”,进行复习与预习,最终也会导致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