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活动目标,选择恰当的方法达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目的。目前,我国幼教界对活动法的推崇较高,“在活动中学习”“做中学”“玩中学”的提法比比皆是。方法是完成教学内容的手段,活动方法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其实际效果,在活动中我们应尽量选择那些简便高效且有趣味的方法,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活动的形式和花样。Р 三、选择丰富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材料Р 活动材料是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正是通过感知和操作材料进行学习的,所以材料的多寡与优劣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我们在选择活动材料时,就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Р 1.活动材料要与幼儿的年龄相贴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思维能力、操作能力都有很大不同,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段,如小班的儿童认知能力有限,所使用的材料相对要简单些,多使用一些操作起来容易的成品、半成品。而中班幼儿的知识面广、经验也更丰富了,因而为他们提供的材料应是有趣形象并具有多变的操作形式,如自然材料的选择。大班幼儿有极强的求知欲和认知兴趣,他们喜欢学习、探究,针对大班幼儿的这种特点,在材料的选择上就可以多选择些半成品。Р 2.“高结构”和“低结构”材料搭配。选择材料时,我们要让“高结构”和“低结构”搭配使用,特别是以“低结构”材料为主。好的材料往往不是昂贵的材料,而是简单的、到处都能寻觅到的材料,如水、沙、绳子、空罐子、废盒子等等。这样的材料对幼儿具有启发性,契合幼儿活动的需要,更能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Р 当然,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这还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继续反思、继续探究,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Р 参考文献: Р 吴文艳.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3). Р 作者简介:孙芳,女,1980年1月出生,大学本科,就职于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