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已经探索、发现了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独辟蹊径,选择了“空中百鸟园”和“屋顶停机坪”这两个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水平的教学点,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愿望,使教学过程不断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孩子们从中真正获得了发展和提高。五、集体教学活动应该是留有余地,能促使孩子持续发展一个优质的活动,应该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课堂,同样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有经验的老师往往通过在低结构活动及日常观察中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随之设计成一个集体的教学活动,同时,她又能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敏锐地捕捉到孩子新的生成点,引发、鼓励孩子进一步探索,支持幼儿进一步地探索与表达表现。例如,在大班“我自己”主题活动中,幼儿进行了“迷迷转”的游戏活动,通过发指令,寻找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异同点开展游戏,多次个别、小组、集体的指令变化之后,老师可以先将一部分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幼儿集合,再让其他幼儿猜猜这一次老师心中发出的指令是什么?让幼儿进行一次逆向的思维碰撞,引发进一步的探索。在教学活动为幼儿发展留有新的发展空间问题上,幼儿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不同的孩子在老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区间,进行自主建构、同化顺应。例如在“小学到幼儿园有多远”的测量过程中,不同孩子呈现的测量结果不一样,有的是因为测量的方法问题(没有首尾相接)有的是测量的材料问题(选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长短)有的是对教师问题的理解问题(没有选择走最近的线路)孩子与孩子之间产生的不同记录,反应的是他们的理解程度不同、建构水平不同。不同层次的记录表又形成了新的学习资源,每个幼儿通过观察交流、再次尝试又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建构点。教学是一门艺术,集体教学活动更是一线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只要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总有一天会实现“教师有效地教,幼儿有意义地学”这一美好的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