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文本素读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杨柳醉春烟。Р 师:真美妙啊! Р 一生:儿童散学归来早。Р 师:来干什么呢? Р 一生:忙趁东风放纸鸢。Р 师:原来是放风筝啊! Р 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我趁热打铁:“哪位同学愿意挑战陈老师,也来做回捧哏?其他同学一起配合。”Р 众生:草长莺飞二月天。Р 一生:真美丽啊! Р 众生:拂堤杨柳醉春烟。Р 一生:醉了啦! Р 众生:儿童散学归来早。Р 一生:放学了啊! Р 众生:忙趁东风放纸鸢。Р 一生:风筝飞得好高啊! Р 就这样,在捧哏形式的素读之中破解了文本的密码,让孩子们趣味盎然地把握住素读的脉搏,使古诗词素读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Р 四.多元素读,入境悟情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词平仄、音律、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又特别适合素读。我们要引导学生吟咏出对诗词的感觉,回味出诗词的韵味。Р 如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Р 师:词一般分上下阙,朗读时上、下阕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大家一起来读一读。Р 生:(在上下阕之间喘了一口气读词) Р 师:古人诵读诗歌时往往还带有动作。我们加进动作再来读一读。Р 生:(模仿古人摇头状读词。) Р 师:诗词是讲究平仄的,平声就是阴平和阳平,声音要拉长;仄声就是上声和去声,声音要短促。Р 老师来引读,并用手势舞出节奏指挥大家诵读。学生在素读中,体味感悟诗词节奏美的同时进入了诗境。Р 素读教学不是传统的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是对传统的超越。现代素读提倡建立在学生潜心阅读,丰富体验基础上的—种真实超越,是自主建构的体验过程,力求使学生养成“静心阅读,涵养情性”的阅读态度,感受母语文化的特殊魅力。只要我们不断地创新,以文本为起点,尝试各种素读的滋味,游到“源头活水来”,就一定能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好境界!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