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Р《梅花魂》一文重点表达了长期漂泊海外的外祖父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的气节没有变,就像梅花的魂: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梅花一样,坚贞,不移。教学本课的目的正是通过品读语言,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情、思乡意。在教学这一课时,第一次导入是:同学们,你们了解梅花吗?知道有关梅花的知识吗?学生有的谈梅花的颜色,有的谈梅花在我国的历史,有的谈梅花的用处……在学生自由畅谈的基础上,老师板书魂,问:“魂”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梅花魂”?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白了梅花“魂”的内涵。此课导入后来改为:以一首王安石的《梅》引入,让学生谈诗中的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一支独秀,凌寒傲放,不向严冬低头折节,从而引出“魂”。两次导入都是通过让学生谈“梅花”,引出梅花的“魂”的内涵。反思第一次导入,课堂里花这么多时间去畅谈“梅花”的颜色、作用、历史等有没有这个必要呢?仔细分析:从本课教学的中心目标去衡量,显然是多余的,第一次导入的设计造成了课堂中“无效”对话的增加。而第二次导入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过程简洁,目标集中,指向明确,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努力去分析自己课堂与学习相互关系中的优点和缺点,那他就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因此,教师应努力从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来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中“无效对话”的认识,及时反思,分析诊断,从中找出问题,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使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更为有效。Р教学实践证明,有了教师对文本的深层领悟,精心预测学生解读文本时的差异,高屋建瓴的构建高质量的阅读话题,有了教师的耐心等待,有效引导,灵活调控和时刻自我反省,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才会似一江春水,充满生机。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天空,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促进学生发展的空间,阅读教学才会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