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思维导图指向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有效路径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25KB

文档介绍
学是一门知识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的学科,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要学好数学,应具备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一旦有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就容易抓住知识的本质,并将知识一环扣一环地联系起来。Р 关键词的确定是绘制思维导图的关键。在确定关键词的过程中,不管是将多个词语转换成单个词语,还是将一段话概括成一个词语,都包含着对信息的提取、理解和记忆。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经常让学生进行提炼关键词等相关操作,必然能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Р 小学阶段的“数与代数”领域包含很多的内容,学生在梳理过程中通过提炼关键词(如图3),就能有序地呈现知识,尽管关键词的提炼还稍显稚嫩,但却很好地渗透了模型思想,让学生自然产生建立数学模型的需求。Р 4.展开联想,记录奇思妙想,激发学生创新意识Р 在单元学习结束后,我在让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时,意外发现在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的末端,记录着学生个性化的“小发现”和“小窍门”,比如有学生在整理分?党朔?计算时,发现“约分通常是交叉约”;有学生在整理假设策略时,发现“研究倍数关系时常用示意图,相差问题用线段图更方便”;有学生在整理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时,想到“圆锥之所以不研究表面积,是因为我们没有学过扇形的面积”(如图4)。Р 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创造的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符合要求的思维导图,并凭借自己的想象或联想记录下萌发的各种新想法。不仅如此,在与他人作品进行比较时也会有很多新的思考,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开始了! Р 综上可知,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这条路上,教师将思维导图呈现在学生面前,是希望使其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策略。在这次尝试中,教师欣喜地看到: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学习和交流中自觉拨正思维偏差,完善认知结构,他们的学习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学习,为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开启了新的征程。Р (责编黄春香)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