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谈大班幼儿责任品格的培养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6KB

文档介绍
一定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千万不可包办代替。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日常小事,如:摆放餐具,取送报纸、倒垃圾等。开始时,孩子可能磨磨蹭蹭,要家长的催促,家长可以适度进行奖励、引导。慢慢地,习惯就会成自然,当孩子形成习惯时,就不需要大人催促,会自觉去做,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责任品格就得到了培养。Р2.让孩子学会承担后果。每个人都会做错事,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错事。当孩子做错事时,要让他们知道做错事的责任在于谁,如孩子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了还给人家,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才能让孩子有模仿对象。Р 3.反复训练,持之以恒。Р 我们知道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形成。幼儿的行为习惯一般是通过模仿或反复训练而逐步形成的。因此,家长必须注重对幼儿行为的指导和训练。可让幼儿游戏结束后认真收拾玩具,放回原处;每天睡觉前整理自己的书包、自己穿脱衣服等等。长此以往,不仅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 而且能形成良好的责任品格。Р 总之, 幼儿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责任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家长和老师应抓住幼儿期(特别是大班)这一关键时期,对幼儿的责任品格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渗透,要持之以恒,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责任品格。Р Р Р参考文献:Р[1]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6-30Р[2]李洪曾. 幼儿责任心评价量表的制订. 山东教育,2002,(2)Р[3]庞丽娟, 姜勇. 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Р[4]庞丽娟等.幼儿社会性品质的结构及其对社会性行为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4) Р[5]维莹《如何接近孩子的心:成就孩子一生的好品格》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