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妻看平时,不宜重衣着”就容易理解了。 3 历史文化背景谚语及其翻译Р 谚语是语言的活化石。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其间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一旦进入语言体系中并被赋予固定的意思,广为流传开来后便成为谚语的素材,因而谚语是具有特定的民族渊源和历史积淀的。Р 3.1 汉语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形成的谚语Р 中国历史悠久,数千年封建社会的腐朽表现得淋漓尽致,统治阶级如狼似虎,平民百姓受尽了剥削压迫之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尤其是女性,更深受歧视,汉语谚语对这些历史背景有很多的映射,例如: Р 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Р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Р 女子无才便是德。Р 另一方面,人民不甘惨遭压迫而奋力抗争,因此产生了与之相关的谚语,如: Р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Р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Р 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Р 3.2 英语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形成的谚语Р 公元前55年,著名的恺撒大帝进军不列颠。公元43年,古罗马统帅Claudius征服不列颠岛,至公元407年罗马人撤离不列颠,罗马人占领不列颠长达400年之久。罗马文化与风俗习惯对英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在英谚里得到反映。[5](P69)如: Р Caesar’s wife must be above suspicion.(身为凯撒妻,必须无所疑。) Р Rome cannot be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Р When in Rome, do as Rome does.(入乡随俗。) Р 由此可见恺撒大帝的赫赫权势和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Р 相对中国来讲,英国的封建历史较为短暂,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经历了残酷的圈地运动,阶级压迫严重,因而英语谚语中也有很多反映了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控诉和声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