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是对于六年级的学困生来讲,他们面临着学业的转折点,同时内心有了很强的荣辱观,稍微将这项工作过激都有可能让这些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转化他们不可操之过急。课题实验的过程中,班级有一个女同学就是因为我的过分偏爱让她感觉到浑身不舒服,总让她有一种被“迁就”或者是被“可怜”的感觉,直到有一次,她在课余的交谈中提出要求说“老师,您能不能以后别这样关心我”时,我才意识到这些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多么细微的工作,要求我们老师要有润物、润心的本领。Р八、今后设想:Р找到了学困生形成的根源,也做了相对的转化策略研究,突然意识到学困生的转化之路还很漫长,心中有了这样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做到在教育教学上时时想到学困生,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设计、批改、英语活动、平时教育等多方面。此外,该课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转化经验和转化模式,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Р九、结束语Р这一课题自立项研究以来,整个班级里有相当一部分的英语学困生学习方式开始转变、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甚至有一些原来的优生也在不断的超越现在的自己。不可否认的是,课题的研究还远没有结束,对今后的设想需要我和我的同事们、学生们一起努力,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这一项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多的成果。Р参考文献:Р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Р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Р3、盛大启: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Р4、《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刘儒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Р5、《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卢勤漓江出版社 2007年10月Р6、《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王金战重庆出版社 2006年11月Р5、鞠文灿、陈善卿主编:《差生教育启示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Р6、马云鹏: 《小学英语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